中壓鍋爐進行磷酸三鈉鍋爐處理,常使鍋爐水有10mg/L以上的過剩磷酸根,常規情況下只是磷酸鹽水垢。但是,在20世紀70年代,我國凝汽器管以上不耐蝕的68黃鋼管為主,還曾有約4000t不耐蝕的70-1.5鋁黃銅管用于凝汽器,凝汽器泄漏是鍋爐結水垢的主要原因,而且所結的水垢均是碳酸鈣和磷酸鹽混合垢,有的含腐蝕產物。
(1)由于凝汽器泄漏造成鍋爐爆管損壽的清洗
天津某電廠4號爐和6號爐都是中壓的130t/h鍋爐,所配的25MW機組凝汽器都是68黃銅管。1970年天旱造成河水流量銳減,海水倒灌持續時間較久,河水氯根增幅較大,>120mg/L者達1個月,最高為290mg/L。兩機銅管泄漏的更換根數1970年為共410根,1971年上半年共達1220根,凝結水硬度不合格率分別為72.6%和51%。使4號鍋爐和6號鍋爐都發生了結水垢超溫爆管。
1971年10月4號鍋爐大修中檢查,發現水冷壁管向火側垢厚≧3mm;在6號鍋爐小修中也發現有同樣嚴重的結垢現象。
為解決凝汽器管腐蝕泄漏殃及鍋爐水冷壁減壽的問題。首先是使凝汽器管更換為耐氯離子腐蝕的77-2鋁黃銅管;其次是對該兩臺鍋爐在小修中進行4%鹽酸浸泡酸洗。經試驗,兩爐的水垢均是碳酸鈣和磷酸鹽混合垢,在4%的鹽酸浸泡時冒泡,并全部溶解。
在常溫下配制4%的酸洗液,加入0.3%若丁緩蝕,注入鍋爐中,浸泡3h后排放,垢基本除凈。該鍋爐水垢中碳酸鈣和磷酸鈣各半,適于浸泡清洗。
在這段期間,有近10臺中高壓鍋爐由于凝汽器泄漏造成結水垢,垢厚度為2.5~3mm,都采取類似的浸泡方法除垢。
(2)軟水不合格和凝汽器泄漏的結垢鹽酸清洗
張家口某電廠7號鍋爐是120t/h中壓鍋爐,1960年9月投產,軟化器為單級用磺化煤交換劑,原水硬度高,其產品水硬度達30µ mol/L,且補水率≧15%。與之配套的25MW機組凝汽器為普通68黃銅管,運行100天(d)后開始泄漏,使給水硬度高達100µmol/L。
1961年1鍋爐檢修時發現鍋爐結垢相當嚴重,其成分為氧化鈣36.4%,氧化鎂13.8%,磷酸酐34.1%,其他為12%。是以磷酸鹽為主,兼有磷酸鈣的垢。
1961年5月,對該鍋爐進行堿煮爐除垢,由于水垢本身以磷酸鹽為主,用氫氧化鈉磷酸三鈉煮洗效果不佳。
為從源頭上解決結水垢問題,1961年初,將軟化器改為二級串聯運行,使軟化水硬度<0.03mmol/L;1963年10月將凝汽器管改為70-1錫黃銅管,然后進行了5%鹽酸浸泡酸洗。對該7號鍋爐起到了消除腐蝕和超溫隱患作用,起到了延長壽命作用,這是水質處理、材料正確選取、煮爐部分除垢和浸泡鹽酸清洗除垢共同作用的鍋爐延壽范例。
- ● 本網站致力于提供正確、完整的技術資料,但不保證信息的正確性和完整性,且不對因信息的不正確或遺漏導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。
- ● 本站所提供的技術文章,僅供參考,如自行使用本站資料發生偏差,本站概不負責,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
- ● 如需技術支持,請致電我公司技術與銷售咨詢熱線:020-85690958。